页面位置页面位置 : 首页 > 行业资讯 > 行业新闻

襄阳强化区域协同,提升城市承载力,完善文化功能,涵养绿色生态

发布时间:2020-12-26作者:admin

来源:襄阳日报全媒体     时间:2020-12-24

整体融入城市群都市圈崛起新格局,形成区域协作共赢示范。贯彻“一个尊重五个统筹”的城市发展要求,着眼提升综合承载力、要素吸引力、辐射带动力,深入推进城市功能设施配套和生态环境优化,巩固提升襄阳战略区位、空间形态、人文底蕴、自然禀赋等优势,全面增强集聚带动功能、互联互通功能、开放合作功能。

——摘自《中共襄阳市委十三届十一次全体会议决议》

功能强,城市美,居民生活才会更美好。“十三五”期间,襄阳大力实施东西轴线、庞公大桥、环线提速等一批重点项目,改造老旧小区、打通“断头路”、改善“微循环”,增花添景、拆墙透绿,中心城区“一心四城”都市空间格局不断优化,新区建设、旧城更新有序推进,城市功能、品质同步提升。“十四五”时期,我市将全面提升城市综合承载力、要素吸引力、辐射带动力,推动形成优势互补、功能共享、开放聚合的高质量发展共同体,推动城市由生产生活功能型向复合功能型转变,深层次推进城市功能设施配套和生态环境优化,不断巩固提升襄阳战略区位、空间形态、人文底蕴、自然禀赋等优势,真正让省域副中心城市、汉江流域中心城市的功能特征更加鲜明、辐射带动作用更加明显,让中心城市“名至实归”。

强化基础设施建设 提升城市承载力

华灯闪耀,车辆如梭,凤雏大桥像一颗蓝宝石镶嵌在汉江之上。这座今年6月24日建成通车的汉江首座三塔式悬索桥成为襄阳“网红桥”,几乎每天吸引不少市民、游客前来“打卡”。

正在建设的东西轴线如同一条“金腰带”穿过城市北部,将樊城、鱼梁洲和东津连为一体,成为贯通城市东西向交通的大动脉,引导城市东进。

抓住重点大项目,铸就经济新引擎,支撑发展大底盘,强壮城市大筋骨。“提升城市承载功能,打造富有引力的幸福家园。”此次市委全会提出,襄阳要着眼未来优化设施布局,加快形成功能互补、多元组团、产城融合、开放联动的城市空间布局,逐步建成功能完善、品质一流的现代化区域性功能中心。

未来五年,我市将完成城市外环、中环、内环和东西轴线、南北轴线等骨干路网建设,全面建成“两轴三环九放射”骨架路网体系,形成“一心四城”互联互通的快速通道。按照“窄路密网”的理念,大力推进道路微循环系统建设,加密跨河跨江桥梁,打通过铁通道,加密城市路网。加强中心城区排水防涝基础设施建设,加大排水泵站、排水管网建设和雨污分流改造力度,基本解决“城市看海”问题。加大城市供水、供气、供暖基础设施和配套管网建设力度,全面扩大市政公用设施覆盖范围、提升保障能力,建设海绵城市、韧性城市。全面拓展城市设施服务功能,完善会展中心、体育中心、区域医疗中心、商业服务中心配套,补齐高端商旅酒店、一线品牌卖场等短板,提升中心城市商业辐射带动作用。

练好“绣花功夫” 完善城市文化功能

“汉水泱泱绕凤林,岘山南路白云深。”王安石这首诗里描述的大美襄阳正在城南凤林古渡悄然还原。而一路之隔的狭长空地,原有的违法建筑也被成功拆除,栽树种花后成为新景点,并且有了一个诗意的名字:花海融春。

青砖、黛瓦、朱门,屋顶飞檐翘角龙飞凤舞、护栏古风古韵……近日,随着施工防护网的拆除,襄阳古城街巷内的多栋建筑“旧楼穿古装”,市民直呼“古味”回来了。

日前,随着襄阳古城片区29条道路及中心城区4条道路的强、弱电管线全部入地,天空不再有凌乱的“蜘蛛网”,路上不再有恼人的“拦路虎”。“牛肉面”让永安广场天桥成了“网红”,市区新建的16座人行过街天桥铺装各具特色,植入时尚元素,成为“网红打卡地”,体现了城市的朝气与活力,展示了城市的文化魅力。“完善城市文化功能,激活千年古城的深厚底蕴。”此次市委全会提出,襄阳要把握“功能城市”走向“文化城市”发展规律,坚定文化自信、强化文化自觉,使文化功能成为城市高质量发展的点睛之笔。

未来五年,我市将继续强化历史文化保护,系统推进历史文化名城提质工程,巩固襄阳古城保护利用成果,加强历史街区和建筑保护传承,构建城市文化符号展示系统,推动历史文化元素融入城市肌体血脉;完善城市形象与气质设计,协调建筑风格、色彩、圈层以及区隔点缀,实现城市天际线优化与功能组团有机统一,打造古韵新风交相辉映的文化名城。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,加强公民道德建设,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,引进、举办国际国内高层级的文化展演和竞技体育赛事活动,扩大“诸葛亮文化旅游节”等大型节会、展会影响力,推动软实力转化为硬支撑。大力培育“文化襄军”和乡土文化名人,健全现代文化产业体系。

坚持生态优先 守护襄阳绿水青山

生态兴则文明兴,生态好则发展好。雄踞江心的一方宝地——鱼梁洲,是襄阳名副其实的汉江之心、绿色之心。8月15日,鱼梁洲环岛景观带正式交付运营,“城市绿心”就此点亮。

逶迤的临江步道、茂密的芦苇丛林,绵延近1公里的潜坝式沙滩浴场……环岛景观带搅动着一江碧水,陶醉了一方游人,成为襄阳独领风骚的“网红景区”。而这一切美景,源自生态修复带来的回馈。

“十三五”期间,为守护“襄阳蓝”,我市圆满完成“黄标车”和燃煤小锅炉淘汰任务,实现建筑工地扬尘管理全覆盖和加油站油气回收改造“应改尽改”;治理餐饮油烟污染、臭氧污染和飞扬撒漏等一系列工作均得到严格落实,并形成了长效机制。

为加强水系治理与水资源保护,三年来,全市全面实施了河湖长制,对汉江沿岸污染源进行了拉网排查和整治;搬迁沿汉江15公里范围内21家化工企业;整治市区4处黑臭水体;取缔汉江干线非法码头408家;在汉江襄阳段两岸1000米的范围内,全面关闭、搬迁规模养殖场、污染企业、非法码头600多家;建成127个乡镇污水治理厂(站)。“涵养城市生态功能,彰显丽质天成的独特魅力。”此次市委全会提出,襄阳要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,促进美丽襄阳建设纵深拓展,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优美生态环境的需要。严守生态红线,优化生态安全格局,构建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体,积极推进城乡生态系统、湿地生态系统保护与修复,全域开展国土综合整治。严格落实“十年禁渔”等重大决策。

未来五年,我市将优化全市水系布局,加强水体污染防治,加快补齐生态短板。扎实践行“两山”理论,实施汉江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修复工程,深化国土绿化工作,树立“植造森林建生态”的新理念,扎实推进森林城市群建设,高标准建设环城林带、鄂北生态屏障、鱼梁洲生态绿心,高质量推进国家储备林、“千村万树”等项目建设,打造近自然林,大幅度提升中心城区、县(市)城区、城镇及“三北”地区的森林覆盖率,增强生态功能,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发展。

【本文来源网络,如有侵权,请联系作者删除!】


Copyright © 湖北凯蒂园林景观工程有限公司 版权所有 备案号:鄂ICP备20013232号-1    

技术支持:襄阳八方